李白和杜甫不生活在一個時期,為什么還會相遇
李白(701年-762)杜甫(712-770),李白只比杜甫大11歲呀,他們自然能相遇,而且二人同為詩人。而且李白與杜甫還是朋友關系,有很多互贈的詩,如李、杜互相互寫的贈寄詩充滿了真誠的情誼
二人的相遇:天寶三年(公元744年)杜甫在洛陽。那年三,李白離開朝廷,四月途經洛陽,兩位詩人相見。爾后同往開封、商丘游歷,次年他們又同游山東,賦詩作歌、親同手足。
你們老師說的也對,因為開元盛世不久后就是安史之亂,盛世與轉衰也差不了幾天
李白和杜甫分別的時候
天寶三載(公元744年),李白離開了長安,開始了以梁園為中心的漫游生活。這一年夏,唐代詩壇上的兩顆巨星相逢了,李白在洛陽遇見了比他小11歲的杜甫,這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千古佳話,他們一見面就結成了親密的友誼,過“醉舞梁園夜,行歌泗水春”的愉快生活。他們就這樣在一起慷慨高歌了幾個月。
李白與杜甫在兗州分別的時候,還希望有“何時石門路,重在金樽開”的重逢的日子,不料這竟從此成了他們的永訣。
二人分別以后,杜甫異常懷念李白,寫下了不少名篇。杜甫現存詩集中涉及到李白的詩就有《贈李白》、《飲中八仙歌》、《夢李白二首》、《昔游》、《春日憶李白》、《冬日有懷李白》、《天末懷李白》等14首之多。
李白、杜甫、王維、高適、王昌齡的贈別詩有哪些
李白:送友人
青山橫北郭,白水繞東城①。
此地一為別,孤蓬萬里征②。
浮云游子意,落日故人情。
揮手自茲去,蕭蕭班馬鳴③。
杜甫: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,兼呈李白
巢父掉頭不肯住,東將入海隨煙霧。詩卷長留天地間,
釣竿欲拂珊瑚樹。深山大澤龍蛇遠,春寒野陰風景暮。
蓬萊織女回云車,指點虛無是征路。自是君身有仙骨,
世人那得知其故。惜君只欲苦死留,富貴何如草頭露。
蔡侯靜者意有馀,清夜置酒臨前除。罷琴惆悵月照席,
幾歲寄我空中書。南尋禹穴見李白,道甫問信今何如。
王維:送元二使安西
渭城朝雨浥輕塵, 客舍青青柳色新。
勸君更進一杯酒, 西出陽關無故人。
高適:別董大
千里黃云白日曛, 北風吹雁雪紛紛。
莫愁前路無知己, 天下誰人不識君?
王昌齡:芙蓉樓送辛漸
寒雨連江夜入吳,平明送客楚山孤。
洛陽親友如相同,一片冰心在玉壺。
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» 李白杜甫演唱會策劃案,李白和杜甫不生活在一個時期,為什么還會相遇